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陳與義《送人歸京師》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人歸京師》原文
《送人歸京師》
陳與義 門外子規啼未休,山村落日夢悠悠。 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送人歸京師》譯文
門外子規的啼叫還未停止,山村在落日時分已經進入悠悠夢鄉了。
即便故園沒有戰火,但國土淪喪,南北分裂,已是亡國奴的我就是能回故鄉也是頗為犯愁的事。
《送人歸京師》的注釋
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
子規:杜鵑鳥的別名。傳說為 蜀 帝 杜宇 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埤雅·釋鳥》:“杜鵑,一名子規。” 唐 杜甫 《子規》詩:“兩邊山木合,終日子規啼。”
故園:舊家園;故鄉。 唐 駱賓王 《晚憩田家》詩:“唯有寒潭菊,獨似故園花。”兵馬:士兵和軍馬,借指戰爭,戰事。 唐杜甫 《出郭》詩:“故國猶兵馬,他鄉亦鼓鼙。”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通過對門外子規鳥以及日落時分山村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故鄉之思,并暗示詩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擾。詩中有寄托、感慨、諷喻之意,有傷離感亂之情,同時對于現實表現了強烈的不滿。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