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孝祥《轉調二郎神·悶來無那》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轉調二郎神·悶來無那》原文
《轉調二郎神·悶來無那》
張孝祥
悶來無那,暗數盡、殘更不寐。念楚館香車,吳溪蘭棹,多少愁云恨水。陣陣回風吹雪霰,更旅雁、一聲沙際。想靜擁孤衾,頻挑寒灺,數行珠淚。
凝睇。傍人笑我,終朝如醉。便錦織回鸞,素傳雙鯉,難寫衷腸密意。綠鬢點霜,玉肌消雪,兩處十分憔悴。爭忍見、舊時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轉調二郎神·悶來無那》譯文
夜已深人已靜,卻因無法排遣內心的煩悶而久久不能入睡。在無可奈何之際,只好默默數著漏點熬過長夜。原來,回憶著過去的美好往事。在痛苦的現實面前,美好的回憶只會增添憂愁。北風呼嘯,雪霰飛舞,在此風雪之夜,他飛向何方,靜靜的想著眷侶,燈燭灰燼,催淚下不止。
既然睡不著。于是想開了,別人都取笑我,早晚都喝醉了一樣。多年未見了,感情與日俱增,不要說遠隔千里,難通音訊,即便能捎上書信,有怎么能表達自己的千言萬語,又怎么能寄托自己的深深的愛呢? 她肯定頭發灰白,人也消瘦,都未老先衰。怎么能忍者相見、以前明媚美好貌的明月,現在還照著你我之地。
《轉調二郎神·悶來無那》的注釋
轉調二郎神:詞牌名。《二郎神》的別稱。原唐教坊曲。此調以柳永《二郎神·炎光謝》為正體,雙調一百零四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無那:即無奈。
蘭棹:以蘭木為棹。棹,長槳。
回風:旋風。
霰(xiàn):小雪珠。
灺(xiè):燈燭灰燼。
凝睇(dì):注視。
鸞:傳說中的神鳥。
素:白絹,用來寫信。雙鯉魚,古人寄信將信藏于木函中,函用刻為魚形的兩塊木板制成,一蓋一底,故稱。
綠鬢:形容頭發烏亮。
爭:怎。
娟娟:明媚美好貌。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主要寫自己,下片側重李氏。該詞由追憶曩昔歡娛更進而遙念李氏此時之孤寂痛苦,寫想象中的思婦獨處,本由已之處境所生,卻反憐惜他人,可見其愛之深,其思之切。該詩轉折運用“念”、“想”、“便”及“爭忍見”等領頭字句,讓層次分明,更增詞情之美。 作者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于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張孝祥善詩文,尤工于詞,其風格宏偉豪放,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詞》等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柳永《望遠行·繡幃睡起》”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的原文翻譯 3、“李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4、“納蘭性德《清平樂·風鬟雨鬢》”的原文翻譯 5、“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后》”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