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詩經(jīng)·周頌《般》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般》原文
《般》
詩經(jīng)·周頌 於皇時周!陟其高山,嶞山喬岳,允猶翕河。敷天之下,裒時之對。時周之命。 《般》的出處 《般》出自:《周頌·般》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一首詩。 《般》譯文 光明壯麗我周邦!登上巍巍高山上,高山小丘相連綿,千支萬流入河淌。普天之下眾神靈,齊聚這里享祭祀,大周受命永久長! 《般》的注釋
周頌:《詩經(jīng)》中“頌”部分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頌是祭祀宗廟的樂歌,不僅配樂,而且還有舞蹈。周頌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般(pán):旋,旋遍天下;一說樂名,是巡狩四岳河海的一種歌樂。《鄭箋》:“般,樂也。”
於:贊美詞。皇:偉大。時:是,此;一說為“明”字傳寫之誤。
陟(zhì):升,登高。
嶞(duò):低矮狹長的山。喬:高。岳:高大的山。
允:通“沇(yǎn)”,沇水為古濟(jì)水的上游;一說語助詞。猶:通“沋(yóu)”,沋水在雍州境內(nèi);一說通“猷”,順。翕(xī):匯合,聚合;一說通“洽(hé)”,洽水又作郃水,流經(jīng)陜西郃陽東注于黃河。河:黃河。
敷(pǔ):同“普”,遍。
裒(póu):聚集,包聚。時:世;一說是,此。對:封國,疆土;一說配合,配祭。高亨《詩經(jīng)今注》:“ ‘裒’,即古 ‘袌’字。用衣裹物為袌,即包括之包。” “時,世也。對,封疆,邊界。裒時之對,包括當(dāng)今各諸侯國的疆界。”
時:通“侍”,承受;一說是,此。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一章,共七句,都是四言,表現(xiàn)了巡守、封禪、祭祀山川之事,描寫了山川景象,語言非常簡練,運(yùn)用表示空間之大的字眼以及最能體現(xiàn)空間感的山峰河流來隱喻周室之大,具有一種雄渾的氣魄,體現(xiàn)了天下歸服大周、圣王天下一統(tǒng)的恢宏之勢。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的原文翻譯 3、“陸機(jī)《門有車馬客行》”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菩薩蠻·湘東驛》”的原文翻譯 5、“陳亮《南鄉(xiāng)子·風(fēng)雨滿蘋洲》”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