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先《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原文
《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張先 外湖蓮子長參差,霽山青處鷗飛。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 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小荷障面避斜暉,分得翠陰歸。 《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譯文
外湖長滿了蓮蓬,望去參差錯落,頗有韻致。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綠,在湖山掩映的綠陰深處,有一起起雪白的鷗鳥兒在藍天碧水間飛翔,極其鮮明悅目。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見水天相連,藍天蕩漾于碧波之中,綠水漾入云天之上,廣袤天際,蔚為奇觀。游人為飽覽湖光山色,聽任畫船在水上緩緩行進。湖水明澈,波平如鏡,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鏡中移動,別是一番幽美的境界。
船上歌女雙雙唱起《桃葉歌》來,輕柔婉轉的歌聲,久久在空間回蕩。歌女所著的杏紅衫子,在青山、綠水、藍天的交相映襯下,更加加深了它的鮮艷色彩。偏西的陽光照射到游船上面,歌女們都采了一枝荷葉用來遮面,以躲避斜暉,直到游船歸去時,自己還感到分得了一份綠荷扇子帶來的涼意呢。
《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的注釋
參差:高低不齊。
霽(jì)山:雨后山色。
溶漾(róng yàng):水波蕩漾的樣子。
畫橈(ráo):船槳,這里指畫船。
遲:緩緩。
鑒:鏡子。
桃葉:晉王獻之有妾名“桃葉”,善歌。此處借指歌女。
淺聲:輕婉歌聲。
雙唱:雙雙唱起。
深色:加深顏色。
輕衣:形容極薄的夏裝。
障面:遮面。
斜暉(huī):偏西的陽光。
翠:指綠荷。
陰:陰涼。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既寫江南夏日湖山之美,又寫歌女容貌和性靈之美。全詞融自然美與女性美于一境,寫出了歌女天光水色之間的清歌妙發,表現出湖山和人物純真自然的性靈。 作者簡介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的原文翻譯 2、“劉禹錫《和樂天春詞》”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原文翻譯 4、“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的原文翻譯 5、“楊萬里《夏日絕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