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菩薩蠻·竹風輕動庭除冷》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菩薩蠻·竹風輕動庭除冷》原文
《菩薩蠻·竹風輕動庭除冷》
溫庭筠 竹風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山枕隱秾妝,綠檀金鳳凰。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 《菩薩蠻·竹風輕動庭除冷》譯文
竹梢掠過石階上,帶來陣陣寒風,搖碎珠簾上玲瓏的月光。山枕隱去了她的濃妝,只看見綠檀枕端,畫著一對描金的鳳凰。
蛾眉淡淡地簇擁著憂傷,她雖身在吳宮,心兒卻在遙遠的故鄉。恨春去匆匆春情更濃,畫樓更漏聲聲敲打著她的無眠,無眠的情思里天邊又泛起了晨光。
《菩薩蠻·竹風輕動庭除冷》的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
除:臺階。張衡《東京賦》:“乃羨公侯卿士,登自東除。”
珠簾月上:是“月上珠簾”的倒裝句。
山枕:枕頭形狀如山。隱:隱沒。又作憑依。《孟子·公孫丑》:“隱幾而臥。”秾妝:即濃妝。
綠檀:指檀枕。金鳳凰:指枕的紋飾。
蛾:眉,猶言蛾眉。
吳宮:吳地的宮闕。此處暗用西施入吳的典故,西施在吳國而思念越國,事見《吳越春秋》等。
殘點聲:即漏壺滴水將盡的聲音。表示天將明時,漏盡更殘。
簡短詩意賞析 通觀全詞,山枕、秾妝、綠檀、金鳳凰之類有關居處環境和容顏妝飾的描寫,仍不脫脂粉氣息,但竹風、審月、殘點等景物意象的渲染烘托,則構筑了一個凄清幽微的藝術境界,用以抒寫女主人公幽怨感傷之情,情致深婉,意境渾成。此詞雖然寫得是宮怨,但從主人公的怨恨聲中,似乎還可以感覺到作者對現實的某些不滿之情。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常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臨江仙·柳絮》”的原文翻譯 2、“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的原文翻譯 3、“歐陽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春日野行》”的原文翻譯 5、“韋應物《春游南亭》”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