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楊萬里《普明寺見梅》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普明寺見梅》原文
《普明寺見梅》
楊萬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見僧窗一兩枝。 猶喜相看那恨晚,故應更好半開時。 今冬不雪何關事,作伴孤芳卻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獨,慰存無酒且新詩。 《普明寺見梅》譯文
在城中忙碌錯過了看梅花的時期,今天在僧寺的窗前意外看到了幾枝。
只要看到就很高興哪管時間晚,更何況是梅花半開。
今冬無雪無關緊要,只是少了它對梅的陪襯。
月落山中空寂,雖然無酒但有寫成的詩也足以慰藉內心的孤獨。
《普明寺見梅》的注釋
僧窗:僧寺的窗戶。
猶:任然,還。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郊《游終南山》”的原文翻譯 2、“常建《戲題湖上》”的原文翻譯 3、“張孝祥《水調歌頭·泛湘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柳花詞三首》”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