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益《塞下曲四首·其一》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塞下曲四首·其一》原文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結束,朝暮馳獵黃河曲。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塞下曲四首·其一》譯文
西北部的軍隊士兵會整理戎裝,打扮自己,早晚在黃河轉彎的地方奔馳狩獵。
在不絕的豪壯燕歌聲中,邊塞的鴻雁高飛,放牧的馬兒叫著。春天快到了,地上的草開始轉綠。
《塞下曲四首·其一》的注釋
蕃州:泛指西北地區。
結束:裝束,打扮。
燕歌:泛指悲壯的燕地歌曲。
作者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的原文翻譯 2、“王維《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的原文翻譯 4、“高適《效古贈崔二》”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白溝行》”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