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涉《潤州聽暮角》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潤州聽暮角》原文
《潤州聽暮角》
李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邊聲怨思長。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 《潤州聽暮角》譯文
號角聲在潤州的上空回蕩,江水茫茫。那號角吹的是邊塞歌曲,慷慨悲涼,行人聽到此曲,仿佛聽到了戍邊將士思鄉而不得歸的長長哀怨聲。
聽到這哀怨的號角聲,沙灘上的那群大雁像受驚似的突然飛起,排列成兩三行沿海門朝遠方飛去。
《潤州聽暮角》的注釋
潤州:即今江蘇鎮江。角:古代軍中樂器,所吹多為邊塞曲,有銅角、畫角等。
江城:臨江之城,即潤州。《全唐詩》校:一作“孤城”。
曲引邊聲:《全唐詩》校:一作“風引胡笳”。
海門:地名,在潤州城外。《鎮江府志》:“焦山東北有二島對峙,謂之海門。”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寓情于景,詩人選擇了生活中典型突出的物象,寥寥數筆,便描繪出一幅由江城、海天、歸雁、邊聲組成的畫卷,畫面中蘊含著詩人深深的哀情和跳動著的脈情,情思含蓄,寄慨深遠。全詩寫得意態自然,氣勢蒼涼,意境高遠,通俗凝煉,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