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蘇軾《九日黃樓作》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日黃樓作》原文
《九日黃樓作》
《九日黃樓作》的注釋蘇軾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 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 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 黃樓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露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 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 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 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 詩人猛士雜龍虎,楚舞吳歌亂鵝鴨。 一杯相屬君勿辭,此境何殊泛清霅。
此詩作于元豐元年黃樓新成以后。作者追述去年今日的水災;欣喜今日的佳節。
去年重陽,作者曾預料他的友好來共度佳節,來客既為水所阻,主人亦忙于與水斗爭,故云不可說,即無從說起的意思。
漚,積水。千漚,極言其水勢之大。
黃,菊花。過重陽節要賞菊喝酒,這里以“黃花白酒”代表過重陽節。
紅粉,疑指在座侑酒的歌妓。
這里是說高剎為白霧迷漫著,瞧不見。
薄寒中(讀zhòng)人,是說人中了寒氣。
齾齾(音yà),齒缺不齊,這里形容山峰參差。
霅(zhá),水名,即流入太湖的霅溪。末句實作者回憶、設想江南之詞。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