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瓊《九日登花馬池城》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日登花馬池城》原文
《九日登花馬池城》
王瓊 白池青草古鹽州,倚嘯高城豁望眸。 河朔氈廬千里迥,涇原旌節隔年留。 轅門菊酒生豪興,雁塞風云愜壯游。 諸將至今多衛霍,佇看露布上龍樓。 《九日登花馬池城》的注釋
這首詩選自《嘉靖寧夏新志?》(《萬歷朔方新志》《乾隆寧夏府志》《乾隆銀川小志》《嘉慶靈州志跡》《光緒花馬池志跡》《民國朔方道志》均收錄此詩)。這首詩的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登上花馬池城樓,一邊喝著菊花酒,一邊抒發著自己的感慨。
白池:鹽湖名。在今鹽池縣北,即今內蒙古鄂托克旗之北大池。古鹽州:南北朝至西夏州名。
豁望眸:《光緒花馬池志跡》作“豁遠眸”。 豁,開闊的樣子。眸,眼中瞳人,泛指眼睛。
河朔:地區名,泛指黃河以北。迥(jiǒng):遠。
涇原:唐方鎮名。治涇州(今甘肅涇川北)。旌節:古代指使者所持的節,以為憑信。后借以泛指信符。亦借指節度使;軍權。這里是作者自稱。隔年留:意為自己在這里又多呆了一個年頭。
轅門:軍營的大門。菊酒:即菊花酒。重陽佳節,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
雁塞:泛指北方邊塞。愜(qiè):滿足,暢快。
衛霍:西漢名將衛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著稱,后世并稱“衛霍”。
佇看:行將看到。露布:不緘封的文書。亦謂公布文書。是一種寫有文字并用以通報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來傳遞軍事捷報。古時戰場上士兵快馬加鞭,高舉露布,一路傳遞捷報。可以說是古代報紙產生以前,時效性、公開性最強的傳播媒介了。龍樓:借指太子所居之宮,此指朝堂。
作者簡介 王瓊(公元1459—1532),明朝軍事人物,歷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個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戶部、兵部和吏部尚書一品大員。王瓊一生做了三件被人稱贊的大事。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亂;三是,總制西北邊防。因此,歷史上稱他和于謙、張居正為明代三重臣。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