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原文
《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 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的注釋
岫xiù:峰巒。晉?陶潛《歸去來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觴shānɡ盛滿酒的杯。亦泛指酒器。
簪紱:冠簪和纓帶。古代官員服飾。亦用以表現顯貴。
集鳳:本意謂鳳棲于樹。后比喻聚集賢才。
薄劣:低劣;拙劣。有時用為謙辭。
皋ɡāo:水田。
渚zhǔ: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
玄珠:黑色明珠。
橫汾:據《漢武故事》,漢武帝曾巡幸河東郡,在汾水樓船上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辭》,其中有“泛樓舡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之句。后人以“橫汾”為典,用以稱頌皇帝或其作品。
作者簡介 崔元翰,名鵬,字以行,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人。生于唐玄宗開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狀元及第,而且是連中三元,歷史上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該科進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禮部侍郎于邵。試題《白云起封中賦》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