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文天祥《酹江月·南康軍和蘇韻》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酹江月·南康軍和蘇韻》原文
《酹江月·南康軍和蘇韻》
文天祥
廬山依舊,凄涼處、無限江南風物。空翠睛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雁過孤峰,猿歸危嶂,風急波翻雪。乾坤未老,地靈尚有人杰。
堪嗟漂泊孤舟,河傾斗落,客夢催明發(fā)。南浦閑云過草樹,回首旌旗明滅。三十年來,十年一過,空有星星發(fā)。夜深悉聽,胡笳吹徹寒月。
《酹江月·南康軍和蘇韻》譯文
廬山依然如舊,最使人感到凄涼的,是一望無際的江南風光景物。晴日下,山色空自翠碧,山中霧氣隨處飄動,漫無邊際,又遮蔽住東南半壁河山。鴻雁掠過孤峭的峰巔,猿猴回到高峻的山崗。風濤怒吼,翻卷起雪花般的波浪萬斛。天地尚未老去,應該還有英俊人杰輩出。
感嘆我就像那孤舟一樣到處漂浮。天將破曉,客中夢覺,催促明朝登途。南浦飄逸的云朵,連接著遠方的草樹。回首遙望,紅旗或明或暗,隱約難睹。回首這三十年來,有十年兩次路過南康軍這個地方,徒自落得無數斑斑白發(fā)。夜深人靜,寒月高掛,想到國家已經滅亡的現實,我就滿懷愁緒,聽得胡笳陣陣,嘹亮凄苦。
《酹江月·南康軍和蘇韻》的注釋 晴嵐:晴日山中的霧氣。
汗漫:廣大,漫無邊際。
嗟:嘆息。
胡笳:我國古代北方民族的管樂器,魏鼓吹樂中常用之。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使。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興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漁家傲·別恨長長歡計短》”的原文翻譯 2、“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青衫濕遍·悼亡》”的原文翻譯 4、“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譯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