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譚獻《金縷曲·江干待發》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縷曲·江干待發》原文
《金縷曲·江干待發》
譚獻
又指離亭樹。恁春來、消除愁病,鬢絲非故。草綠天涯渾未遍,誰道王孫遲暮。腸斷是、空樓微雨。云水荒荒人草草,聽林禽,只作傷心語。行不得,總難住。
今朝滯我江頭路。近篷窗、岸花自發,向人低舞。裙衩芙蓉零落盡,逝水流年輕負。漸慣了、單寒羈旅。信是窮途文字賤,悔才華,卻受風塵誤。留不得,便須去。
《金縷曲·江干待發》譯文
又將面對離亭邊的柳樹。任憑入春以來,病愈愁消,鬢邊的白發又增添無數。芳草還未綠遍天涯,誰說我已經衰老遲暮?使我傷心的是,樓中人去,樓外微雨,遠處云水蒼茫,近處行人憂愁。細聽林中的鳥兒,好像只會說傷心的話語。鷓鴣連說:“行不得也哥哥”,可還是難以把我留住。
今天我滯留在江邊的道路,只見船篷旁,岸上的野花自由自在地開放,向著行人低低地飄舞。她裙衩上的芙蓉漸漸地褪去了鮮艷的色彩,逝水般的流年也被我輕易地辜負。日漸一日,我也習慣了孤獨凄涼的天涯羈旅。我確信處境困窘詩文也不值錢,真后悔我的才華,竟在旅途的風塵中耽誤。既然不能留住,那便只有離去。
《金縷曲·江干待發》的注釋
江干:江邊。
離亭:路邊驛亭。地遠者名離亭,地近者稱都亭。
恁:任憑。
“草綠”二句:漢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又:“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王孫,王者的子孫后代。
遲暮:暮年。
荒荒:茫茫。
草草:擔憂貌。
行不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鷓鴣多對啼,今俗謂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
“裙衩”句:謂裙子上繡的芙蓉,鮮艷的顏色已褪盡,暗示光陰流逝。
逝水流年:《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羈旅:寄居作客。
窮途:處境窘困。
風塵:指旅途艱辛。
作者簡介 譚獻(1832-1901),初名廷獻,字仲修,號復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著有《復堂類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