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趙善慶《普天樂·秋江憶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普天樂·秋江憶別》原文
《普天樂·秋江憶別》
晚天長,秋水蒼。山腰落日,雁背斜陽。壁月詞,朱唇唱。猶記當年蘭舟上,灑西風淚濕羅裳。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趙善慶 《普天樂·秋江憶別》譯文 黃昏的天空寬廣悠長,秋天的江水多么蒼茫。山腰上夕陽落下,大雁的孤影映照著夕陽。粉紅的唇齒間淌出香艷的歌曲,我還記得在當年游船上的往事。那時的我在秋風中落下淚水,那淚水沾濕了衣裳。我們把金釵分開作紀念,鸚鵡螺杯里斟滿了酒漿。我們卻像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 《普天樂·秋江憶別》的注釋
普天樂:曲牌名,四十六字。
晚:傍晚。長:指秋江水長。
璧月詞:艷歌。南朝陳后主曾為張貴妃、孔貴嬪作歌,有“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之句。
鸚鵡:指用鸚鵡螺(一種海螺)螺殼制作的酒杯。
簡短詩意賞析 此曲前四句寫秋江晚景,描繪眼前的情境;中間四句敘事,追憶分別時之場景;末三句用鼎足對細寫分別的情形,表現別離思情。全曲感情篤厚,韻致曲折,寫景明潔洗練,風格清麗婉美,雅而不俗。 作者簡介 趙善慶(?-1345年后),元代文學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錄鬼簿》說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田美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