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謝逸《送董元達》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董元達》原文
《送董元達》
謝逸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 大梁城里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送董元達》譯文
讀盡了詩書,你毫無腐儒的酸氣;投筆從戎,躍馬在西北邊關。
邊塞的氣候惡劣,寒風凜冽,你回來時,滿面皺紋,須眉已斑。
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見,你慷慨激昂,縱橫議論,得到了皇上的激賞。
可惜誹謗你的人太多,難以置辯,有功難封,你流落到江南,來賞玩這里的青山。
長江滾滾東去,下有蛟龍發怒,掀起波浪;你這次乘著扁舟離去,何時才能回還?
日后我們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見,那時你必然還是牢守節操,家中只有破屋數間。
《送董元達》的注釋
董元達:不詳。從詩中看,是位立功邊疆的將領。《漫叟詩話》說他“老死布衣”。
酸:寒酸、迂腐。
金城關:金城,地名,在今甘肅蘭州西北,是宋與西夏交界處重要關口。
塞垣:關塞。這里指西北邊防地帶。
風氣:氣候。
須眉:胡子和眉毛。
先皇:指宋神宗。
延和殿:宋代宮殿名。《宋史·地理志》:“崇政殿后有景福殿,其西,有殿北向,曰延和,便坐殿也。”宋神宗時,龍圖閣直學士李柬之致仕,神宗特召見他于延和殿。
議論:對人或事物所發表的評論性意見或言論。
天開顏:意思是讓天子龍顏大開。
謗書盈篋:《戰國策·秦策》:“魏文侯令樂羊將,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謗書,誹謗他人的奏章。
大梁:即汴京,今開封。
玉川破屋應數間:唐盧仝,號玉川子。家中貧窮。“破屋數間”,語本韓愈《寄盧仝》:“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數間而已矣。”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七言古詩是送別之作,古人在送別贈行的詩中,往往寓有勸慰之意,這首詩也不例外。作者的友人董元達,是一位慷慨負氣、傲骨錚錚的志士,作者在激勵他的同時,希望將來有重見之期,并預期彼此都能不改變自己的風格和操守。 作者簡介 謝逸(1068-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 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