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路六侍御入朝》原文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親四十年,中間消息兩茫然。 更為后會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別筵! 不分桃花紅似錦,生憎柳絮白于棉。 劍南春色還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 《送路六侍御入朝》譯文 與兒時的舊友分別了四十年,在此之間的杳無音信令我們都感到茫然失落。一別四十年,時間是這樣久,誰能想到在某地能重新會合?他鄉遇故知,本來是值得高興的事;然而同樣沒有想到,久別重逢,乍逢又別!現在我不去贊美桃花秀麗的如錦緞一般,卻反而憎惡柳絮比棉花還要白。我惱怒劍南的春色無賴,是因為它冒犯了我這個愁人;而它之所以冒犯了我,是由于我和朋友后會無期,離懷難遣。 《送路六侍御入朝》的注釋
路六侍御:杜甫友人,生平詳不可考。
童稚:兒童,小孩。四十:一作“三十”。
后會:后相會。
忽漫:忽而,偶然。別筵(yán):餞別的筵席。
不分:猶言不滿、嫌惡的意思。一作“不忿”。
生憎:猶言偏憎、最憎的意思。于:一作“如”。
劍南:劍南道,唐朝置,以地區在劍閣之南得名。無賴:無聊。謂情緒因無依托而煩悶。
觸忤(wǔ):冒犯。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借聚散離合之情,寫遲暮飄零的身世之感。前四句寫送別之情,后四句寫別時之景。全詩跌宕起伏,一氣運轉,脈絡貫通,絲絲入扣,在宏大中體現了精細的特點。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