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蘇軾《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原文
《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
蘇軾 臨水縱橫回晚鞚。歸來轉覺情懷動。梅笛煙中聞幾弄。秋陰重,西山雪淡云凝凍。 美酒一杯誰與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魚旌旆擁。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 《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譯文
在臨近水的地方隨意地騎馬遲暮歸家,到家反而心情不平靜。在暮靄中聽到幾支笛奏的樂曲,秋天的天氣陰暗沉重,西山已見淡雪,濃云也已為之凝凍了。
誰與我共飲一杯美酒呢,席中用妓妾的歌舞下酒。腰帶佩系著金魚袋,出外時被儀仗旗幟簇擁。魚袋旌旆的榮華富貴又有什么用呢?只能作為如夢的人生中一個裝飾而已。
《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的注釋
漁家傲:詞牌名,北宋流行,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詞”者,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
縱橫:奔放,不受拘束。鞚(kòng):有嚼口的馬絡頭。
梅笛:吹奏《梅花落》笛曲。弄:樂曲,曲調;樂曲一闋或演奏一遍稱一弄。幾弄,幾闋樂曲。
尊:泛稱一切酒器。舞雪:形容舞女的動作迅速,其衣袖飄動如雪片回旋。
腰跨金魚:腰間掛著魚袋佩飾。金魚,又稱“魚袋”,宋代以之表明官階身分,需翰林學士及中書堂后官,始可佩之。旌旆(jīng pèi):古代旗幟名, “旌”綴旄牛尾于竿頭,下有五彩析羽,用以指揮和開道。“旆”是旗末狀如燕尾的垂旒。這里“旌旆”泛指護衛旗幟。
浮生夢:謂世事虛浮無定,生命短暫,有如一場夢。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詞人寫自己從大自然中游覽歸來,再回到現實中形成的強烈反差;下片著重描繪壯行送別的激動場面和個人的抑郁心態。全詞敘述悲涼,表達詞人內心的抑郁之情。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