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杜牧《贈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贈別》原文
《贈別》
杜牧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續輪蹄似水流。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蘇秦六印歸何日,潘岳雙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銜淚語,十年耕釣憶滄洲。 《贈別》譯文
眼前的迎來送往還沒有停止過,只見車馬相接,就像流水一樣不曾間斷。
假如門外沒有這些通達南北的道路,人時世間應該就不會有分別的愁苦了吧。
就像蘇秦身佩六國相印一樣去上任,但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呢?就像潘岳一樣已經生出了白發,卻在這冷秋時分就要離開。
不要怪我分別時含著眼淚說話,總是忍不住回憶起在濱水之地的那些一起耕種垂釣的快樂時光。
《贈別》的注釋
迎送:迎來送往。此處偏指“送”。
輪蹄:車輪與馬蹄。代指車馬。
蘇秦:戰國時期縱橫家。字季子,東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主張合縱攻秦。
六印:謂六國相印。《史記·蘇秦列傳》:“于是六國從合而并力焉。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北報趙王,乃行過雒陽。”
潘岳:西晉滎陽中牟人,字安仁。夙慧,有奇童之號。性輕躁趨利,諂事賈謐,為“二十四友”之首。趙王司馬倫執政,岳與倫親信孫秀有宿怨,秀誣以謀反誅之。岳美姿儀,少時出門,常為婦人投果滿車而歸。善詩賦,詩與陸機并稱。今存《潘黃門集》輯本。
雙毛:指頭發黑白二色相雜。
去:離開。
值:逢,恰逢。
分襟:猶離別,分袂。
銜淚:含著淚水。
耕釣:相傳商伊尹未仕時耕于莘野,周呂尚未仕時釣于渭水,后常以“耕釣”喻隱居不仕。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