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陸游《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原文
《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
陸游 兄去游東閣,才堪直北扉。 莫憂持橐晚,姑記乞身歸。 道義無今古,功名有是非。 臨分出苦語,不敢計從違。 《送仲高兄宮學秩滿赴行在》的注釋
仲高,即陸升之,字仲高,陸游的從祖兄,紹興十九年(1149)為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行在:天子行幸所至之地。南宋時稱臨安即今杭州為行在,表示不忘舊都汴梁而以臨安為行都之意。
行在,帝王駐蹕之地,臨安也。北扉,宋時學士居所近宮掖,其地在浴堂之南,便於應召也。所謂“持橐”者,代指人為帝王近侍也。
東閣:指丞相府,時秦檜任丞相。
北扉:指學士院。
持橐:即“持橐簪筆”,指近臣在皇帝左右以備顧問,或有所記事,故持袋備筆。《漢書·趙充國傳》曰:(張)安世本持橐簪筆,事武皇帝數十年。
簡短詩意賞析 前四句述說詩人自身經歷,后四句表達詩人對仲高兄的期望,全詩飽含作者對仲高的拳拳勸誡,望其莫與奸戾共污。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