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維《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原文
《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
王維 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 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 念君拂衣去,四海將安窮。 秋天萬里凈,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魚鳥際,澹爾蒹葭叢。 無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 頑疏暗人事,僻陋遠天聰。 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 余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 《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譯文
不受朝廷重視很長時間了,我被棄置的情形與你相同。
天命如此因而從不埋怨,人生于世上應該有清高的風尚。
想到你辭官拂衣而去后,必定是四海為家,安于貧窮。
秋日的天空萬里澄凈,日暮時分的江水開闊空明。
清朗的夜晚悠然自在,明月當空,扣舷而歌。
在魚鳥蘆葦之間隱于塵世,恬靜安然。
不必在這俗世中奔走了,我已雙鬢斑白,如同隨風飄逝的飛蓬。
我愚鈍而懶散,不懂官場中的種種手段,居住在偏遠之地,也無法上達天聽。
微細如我縱使可以取之優長,誰又做得到絕對公正呢。
我還是從此歸隱,做一個安分躬耕的老農吧。
《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的注釋
綦毋(qí wú):復姓,指王維的好友綦母潛。
素風:純樸的風尚,清高的風格。
安窮:安于窮困。
扣舷:手擊船邊。多用為歌吟的節拍。
和光:和光同塵,指混合各種光彩、與塵俗相同,形容才華內蘊,不露鋒芒。
澹(dàn)爾:恬靜安然的樣子。
蒹葭(jiān jiā):荻與蘆葦。
頑疏:愚鈍而懶散者。這里用作自謙之辭。
簡短詩意賞析 本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綦毋潛棄官歸隱做法的肯定,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在仕途上的不得意之情。全詩以“凈、澄、清、明、淡”等語言上的冷色調合成了一種“單純的靜穆”,突出了自然界的清幽、靜謐,詩中的景物呈現出一種和光一片、渾融無跡的特點,猶如一幅絕妙的水墨畫,體現出“詩中有畫”的特點。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jié),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