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籍《薊北旅思》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薊北旅思》原文
《薊北旅思》
張籍 日日望鄉國,空歌白苧詞。 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 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 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薊北旅思》譯文
每天都在遙望故鄉,徒然地唱著故鄉的《白苧舞歌》。
常常因為聚會送朋友歸故鄉,追憶起當年離別家鄉的情景。
不如意的時候還喃喃自語,幾多鄉愁也只有自己知道。
離亭門外楊柳青青,朝南那面的柳枝都已經被我折沒了。
《薊北旅思》的注釋
薊:州名,在今天津市薊縣以北地區。
白苧詞:指《白苧舞歌》,它是一首吳聲歌曲。
客亭:即離亭,是行者出發、居者送別之所。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思鄉詩作,描繪游子思鄉之情,感情脈絡細膩真切,委婉動人。首聯描繪了一個思鄉之人的形象;頷聯則由自身的現實,移情于身外的過去;頸聯寫思鄉孤寂只能向自己內心傾訴;末聯則說人多南歸,唯自己未歸。通篇用詞含蓄雋永。 作者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譯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譯 4、“柳永《蝶戀花·鳳棲梧》”的原文翻譯 5、“杜荀鶴《閩中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