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錢起《歸雁》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歸雁》原文
《歸雁》
錢起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歸雁》譯文
你為何如此輕易的從瀟水湘水那樣美麗的地方回來呢?那里溪水澄澈,沙石明凈,岸邊還有青苔可以供你覓食,你何故不肯呆了呢?
大雁答道:湘靈之神在月夜彈的瑟曲調太傷感了,我忍受不了那悲怨欲絕的曲調,不得不離開瀟湘飛回到北方來。
《歸雁》的注釋
瀟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內。
等閑:輕易、隨便。
水碧沙明:苔,鳥類的食物,雁尤喜食。
二十五弦:指瑟。
勝(音shēng):承受。
簡短詩意賞析 首聯是詩人對歸雁的詢問。傳說大雁南飛越冬,到了衡山回雁峰即轉回。所以詩人有此一問:哦,南來的雁啊,你為何離開瀟湘那水碧沙明兩岸長滿莓苔,既安靜又富饒的地方,而千里迢迢地飛回北方來呢?次聯是代歸雁作答:因為那里有湘靈在夜月下鼓瑟,我禁不住那曲調的清冷悲怨,所以才折返回來。這個回答詞當然完全是想象之詞,但這么一答就暗暗地(不是直接、顯露地)牽出了湘靈鼓瑟的傳說,使讀者閉目即能想見月夜下一個在江邊彈奏樂曲傾訴哀怨的女子形象,從而產生不忍卒聽的反應。于是,讀者便理解了大雁“卻飛”(即折返而飛)的理由,更進而通過詩人同歸雁這個南方來客的問答,體察到詩人身羈北方而懷念南方家鄉的感情。而這正是錢起寫這首詩所真正想表達的。 作者簡介 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后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歷中為翰林學士。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時稱為“前有沈宋,后有錢郎。”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韋莊《歸國遙·春欲晚》”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的原文翻譯 3、“劉辰翁《柳梢青·春感》”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煙輕雨小》”的原文翻譯 5、“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