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毛奇齡《南柯子·驛館吹蘆葉》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柯子·驛館吹蘆葉》原文
《南柯子·驛館吹蘆葉》
毛奇齡 淮西客舍,接得陳敬止書有寄。 驛館吹蘆葉,都亭舞柘枝。相逢風雪滿淮西。記得去年殘燭,照征衣。 曲水東流淺,盤山北望迷。長安書遠寄來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南柯子·驛館吹蘆葉》譯文
我在驛館寂寞地吹蘆葉,又去都亭觀舞聽《柘枝》。記得去年相逢時,風雪充滿了整個淮西,你我暢談到深夜,殘燭照著游子身上衣。
遙想家鄉東流清淺的曲水,卻無法回到家鄉去;北望你所在的東五臺,卻只看到天邊煙霧凄迷。怨京城路途太遙遠,你的書信太少稀。如今一年過去了,秋色又染遍了大地。
《南柯子·驛館吹蘆葉》的注釋
淮西客舍接得陳敬止書,有寄:淮西,淮河上游地區,即今安徽合肥和鳳陽一帶。陳敬止,作者的友人。有寄,指作此詞寄給陳敬止。
驛館吹蘆葉:驛館,即客舍。吹蘆葉,吹蘆葉卷成的哨子。
都亭舞柘枝:都亭,古時城郭附近的亭舍。柘枝,舞曲名。
曲水:古代有陰歷三月上巳日在水邊宴飲以祓除不詳的風俗,后人便引水曲環成渠,流觴取飲為樂,稱為曲水。王羲之《蘭亭集序》:“引以為流觴曲水。”這里指家鄉蕭山附近的曲水,有思鄉之意。
盤山:即東五臺,位于北京附近的薊縣境內,這里借指陳敬止所在的地方。
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借指都城北京,也指陳敬止所在的地方。
簡短詩意賞析 上半闋采用倒敘的方式回憶兩人淮西客舍的相遇,下半闋用順敘寫今日的旅愁和對知己的懷念。 作者簡介 毛奇齡(1623—1716)清初經學家、文學家,與兄毛萬齡并稱為“江東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齊于,號秋晴,又號初晴、晚晴等,蕭山城廂鎮(今屬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學者稱“西河先生”。明末諸生,清初參與抗清軍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時薦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充明史館纂修官。尋假歸不復出。治經史及音韻學,著述極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經集、史集、文集、雜著,共四百余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韋莊《歸國遙·春欲晚》”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的原文翻譯 3、“劉辰翁《柳梢青·春感》”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煙輕雨小》”的原文翻譯 5、“張炎《思佳客·題周草窗武林舊事》”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