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煜《望江南·閑夢遠(yuǎn)》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望江南·閑夢遠(yuǎn)》原文
《望江南·閑夢遠(yuǎn)》
李煜 閑夢遠(yuǎn),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閑夢遠(yuǎn)》譯文
閑夢悠遠(yuǎn),南國春光正好。船上管弦聲不絕于耳,江水一片碧綠,滿城柳絮紛飛,淡淡塵煙滾滾,忙壞了看花的人們。
閑夢幽遠(yuǎn),南唐故國正值秋高氣爽的清秋。遼闊無際的江山籠罩著一片淡淡的秋色,美麗的蘆花深處橫著一葉孤舟,悠揚(yáng)的笛聲回蕩在灑滿月光的高樓。
《望江南·閑夢遠(yuǎn)》的注釋
望江南:此詞調(diào)名一作“望江梅”,又作“憶江南”。李煜此詞調(diào)名下共二首,《花草粹編》置于《望江南》下,未析為二首?!度圃姟贰ⅰ稓v代詩余》將此調(diào)下二首與《望江南》二首歸為一調(diào),計(jì)為四首。
閑夢遠(yuǎn):閑,指囚禁中百無聊賴的生活和心情。夢遠(yuǎn),指夢見遙遠(yuǎn)的地方,也指夢長。
南國:一般指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qū),這里指南唐國土。正芳春:正是春光明媚的時(shí)候。芳春:美好的春天。唐陳子昂《送東萊王學(xué)士無競》有“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句。
管弦:管樂器與弦樂器,也泛指樂器,這里指各種樂器共同演奏。江面綠:指春天里江水明徹而泛綠色。綠,也作“淥”,水清徹的樣子。
飛絮:飛揚(yáng)的柳絮。輥:有本作“滾”(gǔn),翻滾,滾動(dòng),轉(zhuǎn)動(dòng)。輕塵:指車馬過后揚(yáng)起的塵土。此句比喻柳絮像細(xì)微的塵土在空中地下翻滾。
忙殺:猶言忙死。殺:同“煞”,形容極甚。忙殺,《花草粹編》、《全唐詩》等本作“愁殺”。
清秋:天高氣爽的秋天,指深秋。唐杜甫《宿府》有“清秋幕府井梧寒,獨(dú)宿江城蠟炬殘”句。
寒色:指自然景物在寒冷時(shí)節(jié)的顏色,即秋色。暮:蕭本二主詞等本中作“遠(yuǎn)”。
蘆花:蘆葦花絮。隋江總《贈(zèng)賀左丞蕭舍人》有“蘆花霜外白,楓葉水前丹”句。泊:停泊,停放。
笛在月明樓:全句意謂笛聲發(fā)自于月光照耀下的高樓。月明:月光明照。
簡短詩意賞析 這兩首同調(diào)的詞,描繪了兩幅江南美景。全詞以“閑夢”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抒發(fā)作者孤苦懷思的悲情,綴筆不多而氣氛濃郁,未見雕琢而含蘊(yùn)深遠(yuǎn),描摹生動(dòng),筆筆見情,足見才力。 作者簡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qū)),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tǒng),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dòng)、用情真摯,風(fēng)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yuǎn)。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柳永《望遠(yuǎn)行·繡幃睡起》”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的原文翻譯 3、“李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清平樂·風(fēng)鬟雨鬢》”的原文翻譯 5、“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后》”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