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原文
《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
納蘭性德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譯文
熱切地盼望能得到她的消息,然而她卻音信杳然。她如今在哪里呢?到底在哪里呢?今夜她是否也在相思徘徊,不能成眠?
香銷被冷燈滅,令人增愁添恨,唯有在這寂靜的夜里一遍遍默數著與她相逢的日期。然而相約之期已過,會面無期,怎不叫人愁苦怨尤呢。
《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的注釋
采桑子:又名丑奴兒,羅敷媚等。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彤霞:代指仙境。宋趙鼎《燕歸梁》:“綽約彤霞降紫霄,是仙子風標。”
飛瓊:仙女名,后泛指仙女。
誰邊:何處,哪里。
玉清:有兩說。一是道家三清境之一,為元始天尊所居。二是神仙名。
心期:心愿,心意。
下弦:農歷每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太陽跟地球的連線和地球跟月亮的連線成直角時,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反“D”字形,這種月相稱下弦。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采桑子》,上片寫仙境,下片寫人間。天上人間,凡人仙女,音書隔絕,唯有心期。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昌齡《少年行二首·其一》”的原文翻譯 2、“王維《崔興宗寫真詠》”的原文翻譯 3、“周邦彥《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踏歌詞四首·其三》”的原文翻譯 5、“李白《古風·莊周夢胡蝶》”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