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周邦彥《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原文
《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
周邦彥 爭挽桐花兩鬢垂,小妝弄影照清池。出簾踏襪趁蜂兒。 跳脫添金雙腕重,琵琶撥盡四弦悲。夜寒誰肯剪春衣。 《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譯文
小女孩們爭著嚷著摘下桐花插在垂著的兩鬢上,稍稍打扮便坐在清池邊賣弄地照自己的身影。她們還沒穿好鞋子,就踩著襪子蹦出門簾去追逐蜜蜂。
佩戴的金手鐲壓得她們手腕很沉重,琵琶四根弦撥弄出的聲音是悲傷的。晚上寒冷時誰肯為她們裁制春衣呢?
《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的注釋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挽:攀引、牽拉。
桐花:桐樹開的花。
兩鬢垂:古代未成年女子不挽發髫,兩邊鬢發下垂。
小妝:稍稍打扮。
踏襪:打著襪角,還沒來得及穿鞋。
趁:追逐。
跳脫:又稱“條脫”,手鐲。
撥盡:彈奏。
剪:裁制。
簡短詩意賞析 詞的上片寫小女孩們的天真爛漫和活潑笑鬧;下片寫出她們備受管束、內心悲傷,女孩們的生活冷暖實際上絲毫不被關心。這首詞將多個畫面有機地組合到一起,對比強烈,讀之令人憐惜。 作者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伯夷頌》”的原文翻譯 2、“柳永《木蘭花·佳娘捧板花鈿簇》”的原文翻譯 3、“高適《東平留贈狄司馬》”的原文翻譯 4、“陶淵明《詠三良》”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子·眼約也應虛》”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