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馬致遠《金字經·樵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字經·樵隱》原文
《金字經·樵隱》
馬致遠 擔挑山頭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隱去來。柴,買臣安在哉?空巖外,老了棟梁材。 《金字經·樵隱》譯文 當明月掛上了山頭,挑著柴擔一步步走下山崗;在長滿苔蘚的石上,把斧子磨得鋒亮。姑且做個樵夫,去隱居在山鄉。打柴,那打柴的朱買臣如今又在何方?空山深處,埋沒了棟梁高材,一年年老去了時光! 《金字經·樵隱》的注釋 買臣:朱買臣,西漢會稽人。半生貧困,以樵薪為生,而不廢誦書。五十歲時終被薦任會稽太守,官至丞相長史。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小令把樵夫的生涯刻畫得入木三分,其實是作者在借“歸隱”自我安慰,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苦悶與憤慨。 作者簡介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有異議)人。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韓愈《伯夷頌》”的原文翻譯 2、“柳永《木蘭花·佳娘捧板花鈿簇》”的原文翻譯 3、“高適《東平留贈狄司馬》”的原文翻譯 4、“陶淵明《詠三良》”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子·眼約也應虛》”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