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自2023年9月被首次提出后,便成為經濟熱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那么,新質生產力是什么意思?如何發展?下面一起來了解新質生產力的含義。![]() 新質生產力是什么意思?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 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 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新”在哪里? 具體來看,新質生產力“新”在四個方面:新勞動者,如能充分利用現代技術的新型人才;新勞動對象,如數據要素;新勞動工具,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如大數據中心等。 新質生產力的“質”,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質態,新質生產力把數據作為驅動經濟運行的新質生產要素,從而打破了傳統生產要素的質態;二是質效,新質生產力要使得生產工藝、品質大幅提升,要以新技術新產品驅動新的社會需求。 新質生產力對勞動者素質、生產要素配置水平、基礎設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這些條件在不同地區存在發展落差。邱靈認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既要鞏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前布局未來產業,也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客觀看待區域發展落差,先把本地特色傳統產業改造好,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基底。”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兄怕浦現,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的新動能。 ![]() 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 及時應用科技創新成果 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 布局產業鏈 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圍繞戰略任務科學布局 要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農業強國等戰略任務,科學布局科技創新、產業創新。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發展 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堅持生態優先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加快綠色科技創新 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優化經濟政策工具箱 持續優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發揮綠色金融的牽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 ![]() 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產關系 形成新型生產關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深化改革 要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 擴大高水平開放 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完善工作機制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完善工作機制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 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要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 健全分配機制 要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新質生產力是什么意思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含義解釋,請點擊訪問:含義解釋欄目。 推薦閱讀: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是什么意思? 共克時艱是什么意思?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是什么意思? 勿謂言之不預也是什么意思? 淬火成鋼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