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意外被一批日本捐贈武漢紙箱成暖心了,原因是援助物資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個字,那么,這八個字是什么意思,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出處典故又是什么?下面為大家帶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詳細解釋,請參考。![]()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事件回顧 這批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紙箱是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捐贈給湖北高校的物資,包括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在打包物資的紙箱上,除了兩國國旗、“加油中國”外,還有一行小字,寫著8個漢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如下圖: ![]() 此次捐贈物資,選用這兩句,表示了謙遜,體現了感情,還有對將來的希望。而“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意思也成為了大家比較關心的事情。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是什么意思?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出自《繡袈裟衣緣》作者是日本長屋王。 這句話來源于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話。根據記載鑒真事跡的歷史典籍《東征傳》,公元八世紀,日本長屋親王曾在贈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繡上十六字偈語: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鑒真大師被此偈打動,由此六次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標志性的偉大實踐之一。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出處典故是什么? 唐朝是世界上最強盛的王朝,疆域空前遼闊,軍事空前強大,經濟空前發達,文化空前繁榮,向唐朝進貢的國家多達300多個。當時,日本遠遠不及唐朝強大,還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來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包括唐朝的許多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遣唐使團為推動日本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中日友好交流的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公元7世紀時,日本有一個長屋王。長屋王生于684年,是日本天武天皇的孫子、高市皇子的長子。長屋王愛好文藝,擅長詩詞,對佛法有一定研究。他非常羨慕唐朝發達的文化和佛教,制造了1000領袈裟,派人送給唐朝的僧人們。這些袈裟上繡著四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遺憾的是,長屋王沒能親自前來唐朝。729年,長屋王因為遭人陷害,被迫與妻子一起自殺,史稱“長屋王之變”。 ![]() 《東征傳繪卷》卷一 第四段:日本遣唐使來朝(局部) 長屋王流傳到唐朝的四句話,被高僧鑒真看到了。鑒真非常感動,對日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鑒真大師少年出家,立志弘揚佛法,后受到日本遣唐使和留學僧等多次禮請,有感于日本長屋王子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的佛偈,覺得日本確是“有緣之國”,因而決定東渡弘法。經過六次磨難,鑒真終于到達了日本,鑒真在日本受到朝野僧俗的盛大歡迎。 鑒真還把唐朝先進的醫學帶到了日本,被尊稱為“日本神農”,在日本享有極高的聲譽。日本天皇任命他為“大僧都”,統領日本所有的僧侶。鑒真在日本宣傳佛法,傳播文化,被日本人民譽為“律宗之祖”“文化之父”。在弘法的同時, 《繡袈裟衣緣》全文 繡袈裟衣緣 【作者】長屋 【朝代】唐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賞析 原題注:明皇時,長屋嘗造千袈裟,繡偈于衣緣,來施中華。真公因泛海至彼國傳法焉。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用英語怎么說?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災難之中的,這一句偈語,將人類的共同命運,描摹得淋漓盡致,原文禪意濃郁,舉重若輕,囊括萬千,實難傳譯萬一。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幾種版本 版本一: Different countries, hared destinies. 版本二: Living in different area, blessed by the same magnificent nature. 版本三: Different nations dwell in varied land but enjoy the same scenery under one heaven. 版本四: 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Mountains and rivers on any foreign land, With wind and moon under the same heaven stand. 版本五: Mountains and rivers on any foreign land With wind and moon under the same nirvana stand. 版本六: Lands apart, sky shared.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用英語怎么說?這部分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西雅語言Seer Language”作者為:楚狂人日誌,略有更改,望見諒。 ![]() 鑒真六次東渡日本 733年,日本派遣僧人榮睿、普照隨著遣唐使來唐朝。榮睿、普照來到揚州大明寺,誠邀唐朝高僧前往日本傳播佛法,傳戒授戒。當時,大明寺眾僧都沉默無言,沒有答應。因為唐朝與日本隔著汪洋大海,在航海技術很不成熟的唐朝,從唐朝前往日本要冒很大的危險。 此時,鑒真站出來,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決定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 743年,鑒真和他的弟子祥彥、道興等人打造船只,計劃從揚州出發東渡日本。可是,與鑒真同行的一個徒弟跟一個和尚開玩笑,那個和尚惱羞成怒,誣告鑒真一行造船是與海盜勾結。地方官員聞訊大驚,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人。鑒真第一次東渡日本的計劃落空了。 鑒真沒有死心,接二連三籌措東渡日本的事情。但是,由于海上風浪、觸礁、沉船等原因,前五次東渡日本都無功而返。鑒真第五次東渡日本時,已經60歲了。他3次出發,均遭遇狂風,船只在海上漂流了14天,竟然被吹到海南島。鑒真從海南島回來時,因長途跋涉,過度操勞,不幸身染重病,雙目失明。 這時候,鑒真的大弟子祥彥已經圓寂,連邀請他去日本的日本僧人也病逝了,可鑒真依然沒有改變東渡日本的決心。753年,鑒真帶著40多個弟子,從揚州出發,啟動他的第六次東渡日本。 這次出發,也不是一帆風順。當船只楊帆出發時,一只野雞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頭,日本遣唐使認為這不是吉兆,掉頭返回,第二天才重新出發。好在這次鑒真終于到達了日本,了結了東渡日本的夙愿。 這一切,都與日本長屋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個字有莫大的關系啊。 【參考資料:《長屋王》《鑒真東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