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詩經·大雅《泂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泂酌》原文
《泂酌》
詩經·大雅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罍。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溉。豈弟君子,民之攸塈。 《泂酌》的出處 《泂酌》出自:《大雅·泂酌》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 《泂酌》譯文
遠舀路邊積水潭,把這水缸都裝滿,可以蒸菜也蒸飯。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
遠舀路邊積水坑,舀來倒進我水缸,可把酒壺洗清爽。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歸附心向往。
遠舀路邊積水洼,舀進水甕抱回家,可以洗滌和抹擦。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歸附愛戴他。
《泂酌》的注釋
泂(jiǒng):遠。酌(zhuó):古通“爵”,中國古代的一種酒器。行(háng)潦(lǎo):路邊的積水。
挹(yì):舀出。注:灌入。
餴(fēn):蒸。饎(chì):舊訓酒食,非。
豈弟(kǎi tì):即“愷悌”,本義為和樂平易,愷者,大也;悌者,長也。君子之德長且大者,則為民父母”數語,則在此特訓為恩德深長廣大。
罍(léi):古酒器,似壺而大。
攸:所。歸:歸附。
溉:洗。或謂通“概”,一種盛酒漆器。王引之《經義述聞》:“‘溉’當讀為‘概’。概,漆尊也。”
塈(xì):毛傳:“塈,息也。”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訴說的是人民和諧的問題,表現的是對明君的贊美。詩以水之多來形容酒多,用水之清來形容酒清,人們在宴會上快樂地大碗喝酒、大杯喝酒,然后用水來洗滌各種杯盤碗筷。而這一切,都要感謝高尚敦厚的君子。全詩三章,每章五句,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起興,且重章疊句,反復歌詠,是一首歌頌和諧之歌。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上陽白發人》”的原文翻譯 3、“陸機《門有車馬客行》”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菩薩蠻·湘東驛》”的原文翻譯 5、“陳亮《南鄉子·風雨滿蘋洲》”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