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詩經·周頌《臣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臣工》原文
《臣工》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王厘爾成,來咨來茹。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於皇來牟,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眾人:庤乃錢镈,奄觀铚艾。詩經·周頌 《臣工》譯文 群臣百官聽我說,應當謹慎做公務。君王賜與你成法,需要研究再調度。農官你們也聽令,正是暮春的節令,有何要求說來聽,新田舊田如何種。今年麥子長勢好,秋天將有好收成。光明無比的上天,賜我豐收好年景。下令那些農夫們:備好鋤鏟等農具,同看收割的情景! 《臣工》的注釋
嗟:發語語氣詞,嗟嗟,重言以加重語氣。臣工:群臣百官。
敬爾:爾敬。爾,第二人稱代詞;敬,勤謹。在公:為公家工作。
厘:通“賚(lài)”,賜。成:指成法。
咨:詢問、商量。茹:調度。
保介:田官。介者界之省,保介者,保護田界之人。一說為農官之副,一說為披甲衛士。
莫(mù):古“暮”字,莫之春即暮春,是麥將成熟之時。
又:有。求:需求。
新畬(yú):耕種二年的田叫新,耕種三年的田叫畬。
於(wū):嘆詞,相當于“啊”。皇:美盛。來牟:麥子。
厥(jué)明:厥,其,指代將熟之麥;明,成,劉瑾《詩傳通釋》:“古以年豐谷熟為成。”
明昭:明明,謂明智而洞察。
迄用:終于。康年:豐年。
眾人:庶民們,指農人。
庤(zhì):儲備。錢(jiǎn):農具名,掘土用,若后世之鍬。鎛(bó):農具名,除草用,若后世之鋤。
奄觀:盡觀,即視察之意。铚(zhì)艾(yì):铚,農具名,一種短小的鐮刀;艾,“刈”的借字,古代一種芟草的大剪刀。铚、艾二字在這里轉作動詞,指收割作物。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上陽白發人》”的原文翻譯 3、“陸機《門有車馬客行》”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菩薩蠻·湘東驛》”的原文翻譯 5、“陳亮《南鄉子·風雨滿蘋洲》”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