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鞠歌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鞠歌行》原文
《鞠歌行》
李白 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卞和恥。 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 荊山長號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 聽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買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當時賤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變磻溪中。 一舉釣六合,遂荒營丘東。 平生渭水曲,誰識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雙目送飛鴻。 《鞠歌行》譯文 美玉自知自身高潔無瑕,但不與桃李攀比,非要與之爭個上下高低。但那些小人卻不懂得謙虛、不爭是一種美德,反而魚目混珠,不分優劣,把劣質的當成好的,把美玉當成引以為恥的東西。堂堂楚國,顛倒黑白的小人怎么那么多呢?價值連城的美玉屢次遭到讒言和毀棄。懷抱美玉而痛哭于荊山下的卞和,本是忠信之臣,卻遭到割足砍腳的不幸。寧戚報國無門,在桓公門前唱小曲。管仲經過小妾的解釋而最終獲得了齊桓公的重用。百里奚流亡到楚國,秦穆公用五張牡黑羊皮把他贖回來,并任用他為大夫。朝歌的屠夫呂望在渭水之濱垂釣,九十歲終于得到周文王的重用。周武王取得天下以后,封呂望在齊國營丘之地,治理齊國。呂望一生都在渭水之濱垂釣,有誰人認識他,關注他呢?如今的人,更是無人來關注像他這樣的垂釣者了,目送飛鴻而去,卻無意于他的報國之心。 《鞠歌行》的注釋
桃李:古諺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人不善于言談而很優秀。這里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魚目:指偽造的劣質品。張協有詩“魚目笑明月”。
卞和:春秋時代的楚國人。相傳他在荊山發現一塊玉璞,先后獻給楚厲王、楚武王,君王都以為他是欺詐,先后截去他的雙腳。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荊山下,文王命令玉工加工,果然得到了美玉,世稱“和氏璧”。
青蠅:比喻顛倒黑白的小人。
連城白璧:指和氏璧,價值連城。趙惠王得和氏璧,秦昭王愿意用十五座城作為交換。
泣血人:指在荊山之下哭泣的卞和。
忠臣死為刖足鬼:卞和本是忠臣,但兩次被君王截去自己的腳。
夷吾: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
百里奚:春秋時秦國的大夫。后來他流亡到楚國,被楚國國君扣留。秦穆公就拿五張牡黑羊皮把他贖回,用為大夫。
洗拂:洗滌與拂拭塵垢。朝歌:地名,殷代京城。在今河南省。鼓刀叟:指屠夫呂望。釣六合:取得天下。雙目送飛鴻:這里用的是典故:衛靈公與孔子說話,見到天上的飛雁,就抬頭觀望,無意與孔子交談,孔子就走了。這里指想對君王談治國王霸之策,但卻無人肯聽,欲報國而無門。
簡短詩意賞析 李白在這首詩中借卞和、寧戚、百里奚、呂望等人抒發了自己強烈的用世之心,他期望施展自己的抱負,但報國無門,在詩中流露出了他抑郁不得志的憤懣。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于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出生于西域碎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的原文翻譯 2、“劉禹錫《和樂天春詞》”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原文翻譯 4、“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的原文翻譯 5、“楊萬里《夏日絕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