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衡《同聲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同聲歌》原文
《同聲歌》
張衡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 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思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為羅衾幬,在上衛風霜。 灑掃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戶結金扃,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御,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眾夫希所見,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同聲歌》譯文 女子和男子的故事始于一次邂逅,因為這樣的機會,有幸成為他的妻室。雖然與丈夫感情很好,但畢竟是新婦,在丈夫家中仍不免有誡懼之心。但她還是決定盡力扮演好她在家庭中的角色,她愿意成為男方家族的一員,獲得正式地位。整頓好儀表去主管廚中饗客的菜肴,并主持冬秋的祭祀。夜晚來臨,重重門戶次第關閉,她進入了自己和丈夫的新房。她很賢惠地把枕席清掃干凈,并用狄香為丈夫熏鞋。之后解衣就寢,按規定的樣式為丈夫整頓床鋪。出嫁之后,再不能像以往那樣任性,天上的仙女儀態端莊,她要以仙女為師,并像天老輔助黃帝那樣,輔助自己的丈夫,做好家里的事。遇到了滿意的夫君,如此幸福,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樂,一輩子也忘不了和丈夫共度的時光。 《同聲歌》的注釋
際會:機遇。
得充:能夠。
后房:妻子。
探湯:把手伸進滾開的水中,這里比喻誡懼之意。
綢繆:系好衣服的帶結。比喻整頓好儀表。
主中饋:主管廚中饗客的菜肴。
蒸嘗:祭祀。冬天祭祀叫蒸,秋天祭祀叫嘗。
莞蒻(ruò):細嫩的蒲草,可以做成席子。
匡床:方正安適的床。
羅衾幬:綢做的被子。幬,床帳。
鞮(dī):古代一種皮制的鞋。狄香:外國來的香料。素女:天上的仙女。天老:皇帝的輔臣。軒皇:指黃帝。
作者簡介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于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的原文翻譯 2、“劉禹錫《和樂天春詞》”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原文翻譯 4、“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的原文翻譯 5、“楊萬里《夏日絕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