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納蘭性德《酒泉子·謝卻荼蘼》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酒泉子·謝卻荼蘼》原文
《酒泉子·謝卻荼蘼》
納蘭性德 謝卻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嫩寒無賴羅衣薄,休傍闌干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酒泉子·謝卻荼蘼》譯文
在那一片月明如水的夜里,白色的荼蘼花凋謝了。篆香已經燃盡,可是我卻還沒有睡著,早起的烏鴉已經開始啼叫,又是一夜不成眠。
絲絲的寒冷透過微薄的錦衣,不要再倚靠欄桿遠望了。那燈要燃盡,鴻雁猶飛的情景是最讓人傷懷的啊!
《酒泉子·謝卻荼蘼》的注釋
謝卻荼蘼(tú mí):荼蘼: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攀緣莖,莖綠色,莖上有鉤狀的刺,上面有多個側脈,形似皺紋,夏季開白花。王琪《春暮游小園》:“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篆香(zhuàn xiānɡ ):盤香,為篆字形狀。
嫩寒:輕寒,春寒。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無賴:無奈。
闌干:同“欄桿”。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是長夜懷人有思之作。詞中沒有對人物心理的直接揭示,而是通過意象的烘托,環境的營造,氣氛的渲染,委婉曲折地傳達出人物內心細膩真實的感受。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的原文翻譯 2、“劉禹錫《和樂天春詞》”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原文翻譯 4、“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的原文翻譯 5、“楊萬里《夏日絕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