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白居易《牡丹芳》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牡丹芳》原文
《牡丹芳》
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繡段,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 紅紫二色間深淺,向背萬態隨低昂。 映葉多情隱羞面,臥叢無力含醉妝。 低嬌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斷腸。 濃姿貴彩信奇絕,雜卉亂花無比方。 石竹金錢何細碎,芙蓉芍藥苦尋常。 遂使王公與卿士,游花冠蓋日相望。 庳車軟輿貴公主,香衫細馬豪家郎。 衛公宅靜閉東院,西明寺深開北廊。 戲蝶雙舞看人久,殘鶯一聲春日長。 共愁日照芳難駐,仍張帷幕垂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還文勝質,人心重華不重實。 重華直至牡丹芳,其來有漸非今日。 元和天子憂農桑,恤下動天天降祥。 去歲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無人至。 今年瑞麥分兩岐,君心獨喜無人知。 無人知,可嘆息。 我愿暫求造化力,減卻牡丹妖艷色。 少回卿士愛花心,同似吾君憂稼穡。 《牡丹芳》譯文
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玉的花房;
幾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燦爛,幾百枝花朵絳燭似的輝煌。
照地生輝,剛展開錦繡的身段,迎風飄香,卻沒帶蘭麝的香囊。
仙人的琪樹,被比得蒼白無色,王母的桃花,也顯得細小不香。
宿露浸潤,泛起紫閃閃的奇艷,朝陽照耀,放出紅燦燦的異光;
紅紫深淺,呈現著不同的色調,向背低昂,變幻出無數的形狀。
無力地臥在花叢,將息帶醉的身軀,多情地映著花葉,隱藏含羞的面龐。
嬌生生的笑容,仿佛想掩住香口,怨悠悠的情懷,好像在撕裂柔腸。
稱姿貴彩,的確是超凡絕俗,雜卉亂花,哪里能比美爭芳。
石竹、金錢,固然是十分細碎,芙蓉、芍藥,也不過那么平常。
于是乎引動了王公卿相,冠蓋相接地趕來觀賞;
還有輕車軟轎的貴族公主,和那香衫細馬的豪家。
寂靜的衛公宅閉了東院,幽深的西明寺開放北廊。
雙雙舞蝶殷殷地陪伴看客,聲聲殘鶯苦苦地挽留春光。
擔心太陽曬損嬌姿,張起帷幕遮取陰涼。
花開花落,二十來天,滿城的人們都像發狂。
三代以后文采勝過實質,一般人都重華而不重實;
重華直重到牡丹的芳菲,由來已久,并非始于今日。
元和皇帝很關心農桑,由于他體恤下民,天降吉祥。
去年的嘉禾長出九穗,田中寂寞,沒有人理睬。
今年的麥子分出兩枝,但是這些卻無人知曉,唯獨天子一個人內心感到喜悅.
天降吉祥,沒人理會真叫人嘆息。
我愿暫求掌握造化的主宰者,減卻牡丹妖艷的顏色,
冷卻一下卿士們愛花的心情,都象天子一樣關心農業生產,人民就都得到幸福了。
《牡丹芳》的注釋
綻:裂開。此指花開。
紅玉房:指紅牡丹花瓣。
英:花瓣。
燦燦:光彩鮮明耀眼。
絳:深紅色。
煌煌:光輝燦爛的樣子。
蘭麝囊:裝著蘭草、麝香等香料的香囊。
琪樹:神話中的玉樹。
間:更迭。
隨:任憑。
比方:比較。
石竹:草名,開紅白小花如銅錢大小。
芙蓉:荷花。
芍藥:觀賞植物名,花大而美。
尋常:平常,平凡。
王公與卿士:古時封爵,有王,有公,又論品階又有卿、大夫、士。
游花:外出賞花。冠蓋:帽子與車上的帷蓋。此朝中的達官貴人。
庳(bēi)車:指一種輕便靈巧的車子。
軟輿:軟座轎子。
細馬:良馬。
衛公宅:唐李靖封衛國公,其宅多植花木。
西明寺:唐時玩賞牡丹的勝地。
三代:典出司馬遷《史記·封禪書》: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這里指夏、商、周。
文勝質:典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此處意為人們喜尚文采勝過了喜愛事物質樸的本性。
有漸:有所加劇。
元和天子:指唐憲宗李純。
恤下:撫恤下民。
動天,感動了上天。
造化:大自然。
卿士:古官階有公、卿、大夫、士。這里泛指朝中官員。
稼穡:指農事。
簡短詩意賞析 詩人運用描寫、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完成了這首有名的樂府詩。先以文彩艷麗的筆法描繪了牡丹妖艷迷人的姿色。繼寫由于牡丹的妖艷而引逗出卿士賞花的狂熱場面。然后筆鋒一轉,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重華不重實的流弊,由來已久。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這里沒有采取直接抨擊卿士的辦法,而是采取一種委惋的方式,說“卿士愛花心”是由于“牡丹妖艷色”所致。希望老天施展造化力來減卻牡丹的妖艷色,削退卿士的愛花心。最后正面提出: “同似吾君憂稼穡”的主張。白居易提倡天子與卿士關心農業生產的主張值得肯定。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白《詠石牛》”的原文翻譯 2、“王維《題友人云母障子》”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巽公院五詠》”的原文翻譯 4、“蘇轍《南康直節堂記》”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杏花天·詠湯》”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