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杜甫《花鴨》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花鴨》原文
《花鴨》
杜甫 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 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 不覺群心妒,休牽眾眼驚。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鳴。 《花鴨》譯文
花鴨身上潔凈無泥渣,常常在階前緩步而行。
它讓羽毛不同于群鴨,黑白二色非常分明。
渾然不覺眾鴨的驚猜與嫉妒,不要惹得眾眼受驚。
你既然沾受了主人的稻粱恩,就千萬不要先出聲。
《花鴨》的注釋
花鴨:水禽。
泥滓(zǐ):泥渣。
階前:一作“中庭”。
牽:惹得。
稻粱:鴨飼料,比喻祿位。沾:沾受恩惠。
先鳴:比喻直言。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是一首詠物詩。前四句寫花鴨身無泥渣,階前徐行,羽毛獨立,黑白分明。頷聯展現了詩人發現花鴨致禍根源焦躁和急切的情狀,進而在尾聯直接呼勸花鴨:受人恩惠就不要“先鳴”,這也是遭斥一事而發的“自警”之語。這首詩借物說事,筆調輕松而情感含蓄蘊藉。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白《詠石牛》”的原文翻譯 2、“王維《題友人云母障子》”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巽公院五詠》”的原文翻譯 4、“蘇轍《南康直節堂記》”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杏花天·詠湯》”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