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杜甫《野人送朱櫻》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野人送朱櫻》原文
《野人送朱櫻》
杜甫 西蜀櫻桃也自紅,野人相贈滿筠籠。 數(shù)回細寫愁仍破,萬顆勻圓訝許同。 憶昨賜沾門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宮。 金盤玉箸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zhuǎn)蓬。 《野人送朱櫻》譯文
西蜀的櫻桃原來也是這般鮮紅啊,鄉(xiāng)野之人送我滿滿一竹籠。
熟得很透啊,幾番細心地移放卻還是把它弄破了,令人驚訝的是上萬顆櫻桃竟然如此圓得勻稱而相同。
回想當年在門下省供職時,曾經(jīng)蒙受皇帝恩賜的櫻桃,退朝時雙手把它擎出大明宮。
唉!金盤玉箸早已相隔遙遠,今日嘗新之時,我已漂泊天涯如同轉(zhuǎn)蓬。
《野人送朱櫻》的注釋
野人:指平民百姓。
朱櫻:紅櫻桃。
也自紅:意思是說與京都的一般紅。
筠(yún)籠:竹籃。
細寫:輕輕傾倒。
愁:恐怕,擔心。
萬顆勻圓:指上萬顆櫻桃不大不小,均勻圓潤。
訝許同:驚訝如此相同。
沾:接受恩澤。
門下省:官署名。肅宗至德年間杜甫任左拾遺,屬門下省。
大明宮:唐宮殿名,君臣在此上朝。
玉箸(zhù):華麗的筷子。
轉(zhuǎn)蓬:蓬草遇風撥根而旋轉(zhuǎn),喻身世之飄零。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它以“朱櫻”為描寫對象,采用今昔對比手法,表達了詩人對供職門下省時的生活細節(jié)的深情憶念。這就從內(nèi)容上增添了生活層面和感情厚度。它使我們看到一個既與勞動群眾友善,又對王朝懷有忠愛的詩人的復雜感情。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白《詠石牛》”的原文翻譯 2、“王維《題友人云母障子》”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巽公院五詠》”的原文翻譯 4、“蘇轍《南康直節(jié)堂記》”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杏花天·詠湯》”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