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柳宗元《南澗中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澗中題》原文
《南澗中題》
柳宗元 秋氣集南澗,獨游亭午時。 回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 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誰為后來者,當與此心期。 《南澗中題》譯文
深秋的寒氣聚集在南澗,中午時分我獨自游覽。
回環的秋風在澗中響起,碧樹的影子如吹洞簫似的搖晃。
初來這里就像別有感觸,稍入深澗覺似忘了疲散。
在幽深的山谷響起像被系住的鳥兒叫聲,澗中的寒藻在漣漪中回蕩。
夢里總是魂游那已離開了的京城,懷念故人的淚水徒有悲傷。
孤獨的生活容易傷感,迷失道路才感到少有適合歸宿的地方。
究竟為什么我會如此消沉,內心的苦悶彷徨自有自己知道原因。
將來遷謫到永州來的人,也一定能領略我此詩的衷腸。
《南澗中題》的注釋
南澗:地處永州之南,即《石澗記》中所指的“石澗”。
亭午:正午,中午。李白《古風》詩:“大車飛揚塵,亭午暗阡陌。”
蕭瑟(xiāo sè):秋風吹拂樹葉發出的聲音。
羈(jī):系住。
遠:一作“游”。
孤生:孤獨的生涯。
索寞:枯寂沒有生氣,形容消沉的樣子。
期(qī):約會。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大體分兩層意思:前面寫南澗的景色,后面抒發去國南來的感慨。全詩以記游的筆調,寫出了詩人被貶放逐后憂傷寂寞、孤獨苦悶的自我形象。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東柳氏,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詠白海棠》”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慶清朝·禁幄低張》”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臘前月季》”的原文翻譯 4、“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的原文翻譯 5、“柳永《受恩深·雅致裝庭宇》”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