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蘇軾《訴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訴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原文
《訴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蘇軾 錢塘風景古來奇,太守例能詩。先驅負弩何在,心已誓江西。 花盡后,葉飛時。雨凄凄。若為情緒,更問新官,向舊官啼。 《訴衷情·送述古迓元素》譯文
錢塘江風景從古至今都可稱為奇麗,按照慣例,太守都能用詩詞表情達意。我這個背負弓弩的先驅在哪里?我的心已飛到錢塘江以西。
春花落盡之后,綠葉翻飛之時,細雨凄凄。眼下我正懷著怎樣的一腔情緒?怎敢面對新官,向著舊官的背影哭哭啼啼!
《訴衷情·送述古迓元素》的注釋
訴衷情,詞牌名,唐教坊曲。唐溫庭筠取《離騷》“眾不可戶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創制此調。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迓(yà):迎接。元素:楊繪,字元素,綿竹(今屬四川)人。宋仁宗皇祐年間中進士及第。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六月,自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述古:陳襄,字述古,號古靈先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北宋理學家、“海濱四先生”之首,宋仁宗、宋神宗時期名臣。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罷任杭州知州,赴陳州任知州。
“太守”句:傅干注:“白樂天(居易)為杭州太守,善詩。初,樂天為蘇守,劉禹錫以詩寄樂天云:“蘇州太守(當作“刺史”)例能詩,西掖(yè)吟(當作“今”)來替左司。”
先驅負弩:指在前面迎候的官員。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天子以為然,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為寵。”負弩(nǔ):背著硬弓。弩,用機械發射的弓。
誓江西:誓江作浙江,這里指錢塘江。西,向西面飛,此處活用為動詞。
若為情緒:等于說何以為情,或難以為情。按此句與后二句為倒文,應當依照“更問新官,向舊官啼,若為情緒”這一語序來解釋。
更問二句:原南朝陳代樂昌公主詩:“此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按“新官”指后夫隋越國公楊素,“舊官”指前夫陳太子舍人徐德言。 “更問”二句,互文,“新官”、“舊官”前后互相包涵。“向舊官啼”,當是“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的省文。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對錢塘江風光和長官詩才的贊賞,下片借當前蕭瑟凄涼的秋景,烘托送舊迎新時難堪的情緒。全詞采用用典的寫作手法,有對風景的贊美,也有對人物的評價,更有細致的心理刻畫,言簡而意長,表現出作者高度的藝術概括能力。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詠白海棠》”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慶清朝·禁幄低張》”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臘前月季》”的原文翻譯 4、“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后作》”的原文翻譯 5、“柳永《受恩深·雅致裝庭宇》”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