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張掄《踏莎行·秋入云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踏莎行·秋入云山》原文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張掄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 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踏莎行·秋入云山》譯文
高高的山上現在進入了秋天,山中景物清爽秀麗。景物眾多爭艷斗奇就像一副圖畫。楓葉之多盡染萬山一直連綿到云彩邊上,,在山巖深幽之處。無數的菊花,點點灑灑。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眾人歡度,又逢天氣爽朗,一輪明月掛在樹梢上。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眾人歡度,又逢天氣爽朗,一輪明月掛在樹梢上。我常與山野之人相約飲酒,不拘形跡地在月光下談天說地。
《踏莎行·秋入云山》的注釋
秋入:進入秋天。
丹楓:亦稱霜葉、紅葉。
萬葉:極言楓葉之多。
碧云:青白色的云氣。
黃花千點:無數的菊花。
幽巖下:山巖深幽之處。
林梢掛:掛在樹梢上。
松醪:是松膏釀制的酒。
常與:點明了興趣所在,樂此不疲。
野人:山野之人。
期:約會之意。
忘形:便是隱士悠然自得、不拘形跡的寫照。
共說清閑話:一起談天說地。
作者簡介 張掄[約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號蓮社居士,開封(今屬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好填詞,每應制進一詞,宮中即付之絲竹。嘗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蒞聚景園,掄進柳梢青詞;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蒞聚景園,掄進壺中天慢詞;九月,孝宗幸絳華宮,掄進臨江仙詞:均賜賚極渥。掄所著有《蓮社詞》一卷,存詞100余首。《文獻通考》及紹興內府古器評二卷,《四庫總目》并傳于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鵲橋仙·贈鷺鷥》”的原文翻譯 2、“高適《塞上聽吹笛》”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昭君怨·賦松上鷗》”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后》”的原文翻譯 5、“秦觀《念奴嬌·過小孤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