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方干《題君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題君山》原文
《題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 《題君山》譯文
曾經在世外見到麻姑,聽說君山古時候本無。
原是昆侖山頂一塊石,颶風吹來落入洞庭湖。
《題君山》的注釋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洞庭山,山勢奇秀,景色旖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湘水》:“湖( 洞庭湖 )中有君山……湘君之所游處,故曰君山矣。”
于:一作“游”。方外: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環境。《楚辭·遠游》:“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麻姑:神話中仙女名。傳說東漢桓帝 時曾應仙人王遠(字方平)召,降于蔡經家,為一美麗女子,年可十八九歲,手纖長似鳥瓜。蔡經見之,心中念曰:“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方平知經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謂爪可以爬背耶?”麻姑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又能擲米成珠,為種種變化之術。事見晉葛洪《神仙傳》。
“聞說”句:一作“說道君山此本無”。聞說,聽說。唐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詩:“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元:原來,原本。一作“云”。昆侖:山名,綿亙在今新疆、西藏和青海,在古代傳說中是神仙遨游的地方。
海風:颶風。海,古代稱塞外湖泊亦曰“海”。落:落到。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中國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稱。湘、資、沅、澧四水匯流于此,在岳陽縣城陵磯入長江。
作者簡介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辛棄疾《鵲橋仙·贈鷺鷥》”的原文翻譯 2、“高適《塞上聽吹笛》”的原文翻譯 3、“楊萬里《昭君怨·賦松上鷗》”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后》”的原文翻譯 5、“秦觀《念奴嬌·過小孤山》”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