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高適《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原文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高適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干。 莫言關塞極,云雪尚漫漫。 古鎮青山口,寒風落日時。 巖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 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 東山足松桂,歸去結茅茨。 登頓驅征騎,棲遲愧寶刀。 遠行今若此,微祿果徒勞。 絕坂水連下,群峰云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譯文
馬走了很久,征途上愈走愈難。
不知道邊地氣候有差別,只驚訝衣服太單。
溪水清冷泉聲苦,山里空空樹葉干。
不要說關塞是極邊,還有那云雪迷迷漫漫。
居庸古鎮雄踞青山口,日落時分寒風狂襲。
山石險峻鳥兒難飛,冰堅雪厚戰馬行走遲遲。
出塞征戰缺乏良策,回家需要找個時機。
東山松桂長得很茂盛,還不如回去結茅隱居。
我騎著戰馬翻山越嶺來回奔忙,漂泊失意令我愧對佩帶著的這把戰刀。
沒想到這次求仕遠行現在會這樣,為了微薄的俸祿奔波結果是空自苦勞。
水流沖刷著極陡的山坡接連而下,群峰皆高聳直入云霄。
蹉跎歲月應當已成滿頭白發,何必去當這小官著一身青袍。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的注釋
青夷軍:當作“清夷軍”,唐代戍邊軍隊名稱,駐地在今河北懷來東南。
邊地別:指邊地的氣候與內地有區別。
漫漫:無窮無盡。
古鎮:指居庸關。青山:指居庸山。
堪遲:意為勉強遲遲行進。
策:安邊之策。
東山:東晉謝安隱居之地。
登頓:上上下下,指翻山越嶺,行路艱難。
微祿:微薄的俸祿。
絕坂:極陡的山坡。
青袍:唐代八品九品官員服青袍。
作者簡介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后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朝中期名臣、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謚號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關漢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醉蓬萊·對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譯 5、“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