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陸游《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原文
《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陸游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塵到兩京。 扈蹕老臣身萬里,天寒來此聽江聲! 《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譯文
當年,中原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太平,安史叛軍燃起的戰火,燒到了東西兩京。
隨駕回京的老臣呵,又孤身流落萬里之外,在那秋冬間寒冷的時節,來聽這滔滔的江聲!
《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的注釋
中原,關中地區,今陜西、河南等地,唐代東都洛陽、西京長安在此地,是國家的中心地帶。草草:倉卒。承平:繼承已往治平之世,后泛指太平。這句是說唐代安史之亂一起。廣大的中原地區在倉卒間就失去了以往的太平。
戍火,邊疆的戰火。胡塵。唐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據范陽叛變。率領由契丹、奚、突厥等族所組成的軍隊攻陷了洛陽。第二年攻陷長安,當時人稱北方的少數民族為胡人,胡塵即指由少數民族帶來的戰亂。兩京。唐代的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
扈蹕(hù bì)老臣:指杜甫。扈:護衛。蹕:帝王出行的車駕。身萬里:指杜甫跟隨肅宗的車駕。輾轉萬里。安祿山陷長安后,唐玄宗逃到四川,太子李亨即位靈武。為唐肅宗。杜甫聽到消息,從淪陷地長安奔到風翔。謁見肅宗。拜左拾遺。肅宗還長安后。杜甫又隨從回京。后來因救房瑁被調出京。窮困流離。輾轉萬里,來到忠州。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吊古傷今,借歷史喻現實,借歷史人物表現自己的情懷。意境是博大的,一實一虛,是兩個時代的縮影。畫面是廣闊的,萬里風煙入畫幅。尤其令人驚嘆的是;詩人善于把詩歌從千軍急進的宏大戰役,浪跡萬里的苦難歷程,一下縮小到龍興寺門前,畫出孤獨者倚門而立,側耳而聽的死象,成為特寫鏡頭。江水在奔嘯,人物在靜聽,一靜一動,為全詩創造了感傷的氣氛,加濃了詩情。詩的風格,沉雄中不乏細膩;詩的結構,緊密中顯得松活,詩的語言,雄渾中透出樸素之美,確是一首吊古佳作。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