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原文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譯文 我放聲吟誦楚辭,來度過端午。此時我漂泊在天涯遠地,是一個匆匆過客。異鄉的石榴花再紅,也比不上京師里的舞者裙衫飄飛,那般艷麗。沒有人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風動涼過。萬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墻東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涼。杯中之酒,看起來與往年相似,我將它澆到橋下的江水,讓江水會帶著流到湘江去。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的注釋
午日:端午,酬:過,派遣。
節序:節令。
“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紅。這是懷念昔時生平歲月之意。
戎葵:即蜀葵,花開五色,似木槿。
簡短詩意賞析 詞人端午節懷念屈原,憂嘆時局、自傷流落故作此詩。詞開頭兩句說端午節匆匆來到,只是身在天涯只有靠朗讀《楚辭》以消磨節日。“榴花”三句,寫南渡后歌兒舞女仍不知詞人詠《楚辭》之意。下闋自傷身世,本想承擔北伐中原、匡扶宋室的大事,但無法實現。這正是最堪傷心處,于是天天借酒澆愁,年復一年。且將酒澆到江中,與屈原亡靈借酒溝通。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