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白《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原文
《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
李白 我來揚都市,送客回輕舠。 因夸楚太子,便觀廣陵濤。 仙尉趙家玉,英風凌四豪。 維舟至長蘆,目送煙云高。 搖扇對酒樓,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長謠。 《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譯文
我這次的揚州之行,是順流而下送朋友到長蘆。
他是像當年楚公子聽人夸健廣陵潮水,專程來聽濤聲。
你像漢代仙尉梅福一樣,是趙家的寶玉,有出息,英風凌駕于平原君等四豪之上。
令人難忘的是停船在長蘆。你乘舟到了長蘆,盡目之處,煙云遼闊。
手把蒲扇,一邊搖扇,一邊喝金陵美酒,食長江蟹鮮,話離別之情。
當你想起我之時,就登高長歌來抒發(fā)思念之情。
《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的注釋
趙少府:即趙炎。河北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中任當涂縣尉,后任六合縣尉。少府,一作“明府”。長蘆:唐時在淮南道揚州之六合縣南二十五里,即今江蘇南京市大廠區(qū)長蘆鎮(zhèn)。
揚都市:指揚州。
舠(dāo):刀形小船。
仙尉:典出《漢書·梅福傳》。梅福,字子真,九江壽春人。趙家玉:即指趙少府。
四豪: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四公子,即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齊國的孟嘗君田文、楚國的春申君黃歇,他們以收養(yǎng)賓客,招致人才著稱。
維舟:大繩以系船。
持袂:握住或卷起衣袖。
把蟹螯(áo):拿著螃蟹的大鰲。
岳:高山。謠:有章之曲稱為“歌”,無章之曲稱為“謠”。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前兩句點明“送別”,第二、三聯(lián)連用三個典故,隱諱地表達了他欲起沉疴、救危世的想法,以及對趙炎的贊賞,第四、五聯(lián)交待送別情景,末聯(lián)是作者對友人的叮囑,集中體現(xiàn)李白對告別友人的殷殷之情和豪放氣質。全詩是信筆寫來,但落筆錯落有致,描寫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一氣呵成,體現(xiàn)了作者駕御文字的非凡能力。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