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劉仙倫《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原文
《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
劉仙倫
艅艎東下,望西江千里,蒼茫煙水。試問襄州何處是?雉堞連云天際。叔子殘碑,臥龍陳跡,遺恨斜陽里。后來人物,如君瑰偉能幾?
其肯為我來耶?河陽下士,差足強人意。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眼底河山,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功名機會,要須閑暇先備。
《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譯文
艅艎大船東流下,遠望千里西來的大江,只見一片煙水蒼蒼茫茫。若問襄州究竟在哪里?雉堞一直與天邊云霞連接的地方。羊祜的殘碑,諸葛亮的遺跡,都滿載遺恨浴著殘陽。后來的人物,有幾個能有您這樣卓偉超常。
“其肯為我來耶?”說這話的烏重胤的禮賢下士,才能夠使人們精神振奮,意志增強。不要老是認為現在太平無事了,便避諱討論軍備武裝。眼前的江山,樓頭的鼓角,都流露著英雄的慷慨悲涼。要想得到取功名的機會,在閑暇時就應該準備停當。
《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的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大江東》《酹江月》等。雙調,一百字。上片九句,押四仄韻;下片十句,押四仄韻。
張明之:詞人好友,生平不詳。
京西:路名。宋至道十五路之一。熙寧五年(1072年)分南、北兩路。北路治所在洛陽,南路治所在襄陽。
幕:官署,幕府的簡稱。
艅(yú)艎(huáng):大艦名。
西江:西來之大江,指長江中上游。
煙水:江面上霧靄籠罩。
襄(xiāng)州:即襄陽,今湖北襄樊市。
雉(zhì)堞(dié):城上排列如齒狀的矮墻,作掩護用。
叔子:西晉大臣羊祜,字叔子。曾以尚書左仆射都督荊州諸軍事,出鎮襄陽。
殘碑:指羊碑,又稱墮淚碑。羊祜在襄陽十載,有惠政。死后,襄陽百姓為之立廟建碑。
臥龍:諸葛亮。
瑰偉:同“瑰瑋”,奇偉。
河陽:地名,在今河南孟縣西。
言兵為諱:忌諱議論軍事。南宋統治集團執行投降政策,禁止朝野議論出師北伐之事。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寫于詞人送友人奔赴襄陽任職之時。當時宋金兩國對峙于襄陽,暫時的平靜麻痹了世人,甚至讓人忘記了收復失地的重任。詞人恐怕友人也被同化,所以寫下該詞,鼓勵友人做好準備,時刻為收復失地不懈努力。全詞語言樸實,親切自然,切合摯友送別之口吻。雖為送別詞,卻不作兒女之語,慷慨激昂,一派豪氣,壯人行色,鮮明地表達了詞人的愛國精神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作者簡介 劉仙倫(生卒年不詳)一名儗,字叔儗,號招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與劉過齊名,稱為“廬陵二布衣”。著有《招山小集》一卷。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輯為《招山樂章》一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