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楊基《長江萬里圖》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江萬里圖》原文
《長江萬里圖》
楊基 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見岷江發源處。 三巴春霽雪初消,百折千回向東去。 江水東流萬里長,人今漂泊尚他鄉。 煙波草色時牽恨,風雨猿聲欲斷腸。 《長江萬里圖》譯文
我的老家是在岷山以西,可以見到岷江發源之地。
每到春天巴郡、巴東、巴西三郡冰雪漸消,化為江水曲折向東流去。
浩浩蕩蕩的江水向東流奔流萬里,流落的人至今仍漂泊在他鄉。
煙波草色常常使我惆悵,風雨之中哀啼不絕的猿聲讓人愁斷腸。
《長江萬里圖》的注釋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岷江、嘉陵江的發源地。
岷江:長冮支流,源出岷山南麓。
三巴: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分巴郡為永寧、固陵、巴三郡,后又改為巴郡、巴東、巴西三郡,稱為“三巴”。相當于今四川省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東的大部地區。霽,雨雪停止,天氣放晴。
尚他鄉:還在異地作客。
斷腸:形容悲傷到了極點。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從謀篇構思看,由看畫而想到家鄉,由想到而思念,由思念而感慨,由感慨而痛楚,步步依理,層層加深,可謂層次清晰,自然真切。從表現方法看,既寫景又寫情。寫景時景不離情,如東流江水之與飄泊游子;寫情時情不離景,如離恨之與煙波草色,斷腸之與風雨猿聲。可謂情因景顯景因情深。從語言運用看既無煉字之跡,又欠修飾之功,猶如口語,明白如話,隨意而寫,一氣呵成。可謂清新流暢,自然渾成。 作者簡介 楊基(1326~1378)元末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樂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吳中(今浙江湖州),“吳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張士誠幕府,為丞相府記室,后辭去。明初為滎陽知縣,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讒奪官,罰服勞役。死于工所。楊基詩風清俊纖巧,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少時曾著《論鑒》十萬余言。又于楊維楨席上賦《鐵笛》詩,當時維楨已成名流,對楊基倍加稱賞:“吾意詩境荒矣,今當讓子一頭地。”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為詩友,時人稱為“吳中四杰”。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譯 2、“吳文英《訴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譯 4、“張繼《楓橋夜泊》”的原文翻譯 5、“范仲淹《漁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