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澡蘭香·淮安重午》原文
《澡蘭香·淮安重午》
吳文英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澡蘭香·淮安重午》譯文
情人手腕上系著五色絲線,篆文書寫的咒語符篆戴在頭上,以避邪驅疫。在天青色紗帳中,她睡得格外香甜。在庭院中花樹下擺好酒宴,在窗前輕搖彩扇,當歌對飲,往日的美景歷歷在目。當時曾在她的石榴裙上題詩寫詞,今天窗外的石榴已經凋殘,曾經的歡樂已逝,光陰似箭,沙洲上柔嫩的蒲草在風中搖曳,茫茫如一片青煙。
請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春風和煦中燕子已生小燕,連綿細雨中梅子已漸漸黃圓。正午的驕陽正烈,美人是否也在幕簾中沐浴香蘭?想她一定會回到繡樓,剪下菖蒲浸酒,自飲自憐。悵望中我仰望蒼空,看那一彎新月冉冉升起,那清淡的月光伴隨著我,來到這海角天邊。
《澡蘭香·淮安重午》的注釋
澡蘭香:詞牌名,吳文英自度曲。詞中多述端午風俗,中有“午鏡澡蘭簾幕”句,故名。雙調一百零三字,仄韻格。
淮安:今江蘇淮安縣。重午:端午節。
盤絲:腕上系五色絲線。
巧篆:精巧剪紙,妝飾于頭發簪上。
玉隱紺紗睡覺:玉人隱在天青色紗帳中睡覺。
銀瓶:汲水器。
采箑(shà):彩扇。
寫榴裙:是指在紅色裙上寫字。
紅綃退萼(è):石榴花瓣落后留下花萼。
黍夢:指黃粱夢,典出唐沈既濟的傳奇小說《枕中記》。
煙蒻(ruò):柔弱蒲草。
沉魄:指屈原。
午鏡:盆水如鏡。
澡蘭:五月五日,煮蘭水沐浴。
秦樓:秦穆公女弄玉,與蕭史吹簫引鳳,穆公為之筑鳳臺,后遂傳為秦樓。
菖蒲:端午一寸九節菖蒲浸酒,以辟瘟氣。
新蟾(chán):新月。神話傳說月中有三足蟾蜍,因以蟾代稱月。
天角:天涯。指遙遠的地方。
簡短詩意賞析 開頭三句描寫一位在青羅旅中的女子,臂上系有五色絲,令詞人想起少年時代的一段戀情。只因當年曾在戀人石榴裙上題詩,此時卻早已花殘紅退,令人無限悲傷。下闋開頭三句,緬懷屈原,包含著詞人對于時勢的憤懣之情。全詞組織得條理分明,情與事、情與物、情與節令風俗處處融匯膠著,訴盡佳節懷人的衷腸。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的原文翻譯 3、“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的原文翻譯 4、“王昌齡《從軍行七首》”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虞美人·枕上》”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