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姜夔《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原文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
姜夔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 釵燕籠云晚不忺。擬將裙帶系郎船。別離滋味又今年。 楊柳夜寒猶自舞,鴛鴦風急不成眠。些兒閑事莫縈牽。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譯文
戴上釵燕,挽結云鬟,晚來梳妝可卻無法歡心。一心想用裙帶拴住你那將要離去的蘭舟,別離的痛楚滋味又一次涌上心頭。
岸邊那寒夜中的楊柳枝在獨自飛舞,河中的鴛鴦在疾風中無法安眠。有些事兒真的無需在心頭縈繞牽掛。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發合肥》的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全詞分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釵燕:帶有燕子形狀裝飾之釵。
籠云:挽結云鬟。
忺(xiān):高興、適意。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從女子一方寫惜別。下片從自己一面寫對情人的勸慰。上片由女子之容妝寫出女子之心聲,筆筆都寫出足不出戶的古代女子之特征——用情專執。下片由風中之楊柳說到風中之鴛鴦,語語都見得飽讀詩書的古代讀書人特征——溫文爾雅。女子只是順情直說,讀書人則言必用比興。但他比興用得好,以眼前景,喻心中情,又純似口語。這純似口語的藝術語言,源于詞人“純似友情”(夏承燾《合肥詞事考》)的真誠愛心,是從詞人性靈肺腑之中自然流出。 作者簡介 姜夔kuí(約1155—約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一說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另一說江西德興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朱淑真《落花》”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浣溪沙·閨情》”的原文翻譯 3、“屈原《九歌·山鬼》”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