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李玉《賀新郎·篆縷消金鼎》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賀新郎·篆縷消金鼎》原文
《賀新郎·篆縷消金鼎》
李玉
篆縷消金鼎,醉沉沉、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無聊、殢酒厭厭病。云鬢亂,未忺整。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
《賀新郎·篆縷消金鼎》譯文
銅爐中香煙裊裊上升,如篆字和細線。酒氣沉沉,庭中的樹影已轉向偏東,堂舍里冷清寂靜。芳草碧綠而茂盛,也不知離人現在何處,唯有飄落的楊花,如點點白雪,落滿小徑。我一人獨臥玉枕上沉沉睡眠,初醒仍是迷迷糊糊。春天將盡,簾外殘紅飄落,我感覺毫無心緒,像喝多了酒一樣一身病態。頭發零亂,也不想去梳整。
江南舊事,不愿意再重新回想,遍天下去尋訪消息,送信的鴻雁未曾捎來消息。月光灑滿西樓,我一直依欄遠望,可是他的歸期依舊未定。怕只如同銀瓶沉入金井,再也沒有希望重逢。等得太久,我守著昏暗的殘燭,聽不到他歸來的聲音。徒自讓我久久佇立,直到梧桐消失了陰影。如今又到了夜間,而我依然孤單對著鸞鏡。
《賀新郎·篆縷消金鼎》的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之一。此調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因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句,故名。后來將“涼”字誤作“郎”字?!对~譜》以葉夢得詞作譜。此調聲情沉郁蒼涼,宜抒發激越情感,歷來為詞家所習用。后人又改名《金縷衣》、《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雪月江山夜》等。
篆縷:指香煙裊裊上升,如篆字和線。
金鼎:香爐。
畫堂:泛指華麗的堂舍。
芳草王孫:王孫,泛指男子。
糝(sǎn):飄散。
玉枕:玉制或玉飾的枕頭。亦用作瓷枕、石枕的美稱。
騰騰:蒙朧、迷糊的樣子
鎮:整日,久。
殢酒(tì):困于酒。
厭厭:形容病態。
忺(xiàn):高興。
倩(qiàn):請,央求。
瓶沉金井:指徹底斷絕,希望破滅。金井,飾有雕欄的井。
嘶騎:嘶叫的馬。
鸞鏡:妝鏡?!短接[》卷九一六引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罝峻祁之山 ,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逾戚,三年不鳴。夫人曰:‘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縣鏡以映之!’王從言。鸞睹影感契,慨焉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后即以“鸞鏡”指妝鏡。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首念遠之詞。上闋由思婦戀"王孫"的愁情寫起,接著描寫思婦緩慢起床、鬢發亂而不愿梳理的細節,表現其心懷哀怨的情神狀態。接下來寫"王孫"音信全無,自己卻茫然期待的悵惘。雖擔心對方恩斷義絕,但仍在盼望他重回自己身旁。棄婦之怨被寫得淋漓盡致。 作者簡介 李玉(1486—1536)明六安衛千戶,字廷佩,號南樓。針灸多奇效,時號神針李。善方劑,能使病瘺者立起。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維《早春行》”的原文翻譯 2、“納蘭性德《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分》”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的原文翻譯 5、“李白《長相思三首》”的原文翻譯 |